经管学子薪火相传—柳编非遗走进校园点亮童心

2025年09月30日 22:48      浏览量:    返回:校园动态

本站讯 近日,经济管理学院微微公益“繁星点点计划”非遗传承系列课程在烟台市莱山区朱塂堡小学迎来第四课—柳编非遗传承项目。本次活动将历史悠久的柳编技艺引入校园,通过“理论讲解+动手实践”的沉浸式教学,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传统手工艺的大门,让古老的编织技艺在稚嫩的心灵中播下传承的种子。

课程伊始,柳编非遗传承人于老师从柳条选材的诀窍讲起,逐步演示了从拧编、编织到最终点缀的完整工艺流程。只见柔韧的柳条在他指间翻飞穿梭,伴随着娴熟的编织动作,一件精美的柳编作品逐渐呈现立体形态。孩子们全程凝神注目,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在老师行云流水的示范中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严谨与精妙。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非遗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理论讲解刚结束,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拿起准备好的柳条材料。虽然动作尚显生涩,但每个孩子都全神贯注地模仿着老师的编织手法,让柳条在指尖左穿右绕。于老师穿行在课桌间,耐心纠正每个孩子的握姿和编织角度,手把手传授着历经岁月沉淀的技艺精髓。这种互动式教学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分组陪伴在孩子身边,时而协助固定柳条基底,时而示范基本编法,用青春的热情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当有孩子遇到瓶颈时,志愿者便会俯身细致讲解,用鼓励的话语化解操作难题。这种代际协作的教学模式,既保障了教学效果,更构建了文化传承的温馨场景。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精心制作,原本普通的柳条在孩子们手中蜕变成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工艺品。当作品完成的瞬间,孩子们手捧着自己创作的首件柳编作品,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有的兴奋地向同伴展示成果,有的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作品纹理,眼中满是对创作成果的自豪。这份亲手创造的体验,让非遗文化从课本概念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手工艺体验,更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通过公益组织、传承人与学校的多方联动,让濒临失传的柳编技艺在校园中找到新的生长土壤,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探索出创新路径。(通讯员:刘天晓 撰稿:董连凯 审核:谢慧 值班审核:周书囡 )

上一条:建筑学院与烟台市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开展新能源与储能电站运维领域交流 下一条:粮油学院赴欣和开展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人才需求调研

服务指南| 学院全景| 联系我们| 信息公开Copyright © 2005-2023 www.sdbi.com.cn
     高新区公安局     新浪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海兴路15号    
办公室:0535-6925000    邮箱:xcb@sdb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