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日,文化旅游学院红色文旅暖星慈善义工服务队前往烟台市新正元康复医疗中心开展“爱心聚成光,点亮‘星’希望”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聚焦孤独症儿童的成长需求,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为他们送去关爱与温暖,助力他们更好地成长。

筑牢成长 “防护墙”。在安全防护与应急能力提升方面,针对暑期安全隐患,用生动的图片、动画和通俗语言,向孤独症儿童普及防溺水、防诈骗、饮食及交通等安全知识,还通过模拟场景、使用玩具模型等方式增强互动,帮助孩子们建立安全意识,掌握基础自我保护方法。
搭建社交 “连心桥”。孤独症儿童在情绪认知和社交方面存在困难,志愿者们借助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开心、生气、难过等不同情绪,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或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组织小组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与同伴交流合作,不少孩子在活动中逐渐变得愿意主动表达情绪,社交互动也更加自然。

开启认知 “新窗口”。活动中,志愿者们还以水果为切入点开展英语启蒙活动。用苹果、香蕉、橙子等常见水果,让孩子们通过触摸、观察、品尝来认识水果,进而学习相应的英语单词。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融入儿歌、动画和小游戏,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认知体验。
播撒文化 “种子”。为了让孤独症儿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志愿者们挑选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等充满画面感的古诗,准备了黄鹂、翠柳、白鹭、荷花等对应的贴纸和图片。用简单的语言讲解诗句描绘的美景,引导孩子们将对应的贴纸 “贴” 在画板上,让古诗里的文字变成能摸得着、看得见的画面。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乐趣,在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此次 “三下乡” 活动为孤独症儿童的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下一步,文化旅游学院将继续关注孤独症儿童群体,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用持续的爱心与行动,为这些 “星星的孩子” 点亮更多希望。(通讯员:闫伟嘉 撰稿:林徽 审核:郭新星 梁倩 值班审核:孙芹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