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盛夏时节,经济管理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旁的格桑花含苞待放,蜡梅树苗迎风挺立,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片充满生机的“社区花园”,正是师生携手劳动的成果。如今,这片郁郁葱葱的小花园不仅见证了学生们的辛勤付出,更承载着劳动教育的深远意义。

2025年春季学期,经济管理学院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创新“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组织学生参与“植此青绿,共‘树’未来”校园美化实践活动。学生们亲手播种象征幸福与美好的格桑花,栽种由21级毕业校友捐赠的蜡梅树苗,在劳动中感悟成长,为校园增添生机与温情。

走进学生社区,大片格桑花苗随风摇曳,偶尔冒出的花骨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没想到我们亲手种下的花籽要开花啦!"当辅导员把照片发给学生,2024级学生李泽宇回忆起三个月前的劳动场景仍难掩激动。今年4月,在后勤服务处老师和园林师傅的指导下,学生们翻土、播种、浇水,将象征幸福的格桑花种满社区空地。辅导员老师表示:“格桑花顽强的生命力,正是对学生‘耕耘与收获’劳动精神的最佳诠释。”

花丛旁,两棵蜡梅树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2021级优秀校友王博捐赠的“感恩树”。“听说学院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我立刻联系了班主任。”王博在栽种仪式上动情地说,“蜡梅凌寒绽放的品质,正是母校教给我们的精神。”学院副院长谢慧表示,校友的反哺让劳动教育增添了文化传承的内涵,这些树苗将成为社区的“精神地标”。
如今,“护绿志愿队”的学生们仍定期照料这片花园。学院党总支书记范彩荣介绍,学院将劳动教育融入“一站式”社区建设,通过“责任田”“植物认领牌”等创新形式,让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这场从春延续到夏的劳动实践,不仅美化了校园,更让学生在松土浇水中培养了责任感,在团队协作中提升了凝聚力。
这场“植此青绿,共‘树’未来”活动,既是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更展现了“五育融合”的育人成效。经济管理学院将继续深化“劳动+美育+德育”模式,让“一站式”社区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通讯员:刘天晓 撰稿:蔡芬 审核:谢慧 钟仁强 梁倩 值班审核:孙芹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