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走深走实,文化旅游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合作,共同推进协同育人工作。5月20日,文化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及教师代表围绕育人目标与路径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取得积极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三维融合”构建文旅育人新格局,系统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文化旅游学院育人体系中的深度融合。通过强化“智慧文旅+思政育人”核心定位,突出“文旅报国”的政治属性,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具体从三个维度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一是以方向引领、目标导向、机制保障为重点,完善育人体系顶层设计;二是推动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基因级嵌入”,覆盖文化遗产保护、红色文旅、行业伦理等领域;三是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与课堂教学、实践育人的立体联动,通过教师培训、示范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等举措,打造“课堂有思政、实践有引领、平台有协同”的育人生态。
文化旅游学院通过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强化实践育人机制、建设示范课程等举措,初步构建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实施“双师赋能”工程,提升教师思政与专业融合能力;二是建设“文旅思政”金课群,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品牌;三是深化平台协同创新,推动“智慧文旅虚拟仿真教学基地”与“文旅思政育人共同体”建设,拓展数字化与实践平台的育人功能。教师代表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推动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与实践。
此次合作进一步明确了两院协同育人的方向与路径,标志着“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向系统化、协同化、实效化迈进。未来,两院将持续深化合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全过程、全员育人,共同培养有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与专业能力的新时代文旅人才。(通讯员:闫伟嘉 撰稿:郭新星 审核:张爱惠 梁倩 值班审核: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