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登上新台阶
把“工匠精神”融入实践中
本报记者 李京兰
本报通讯员 杜林梓
12月10日,以铸力“山东粮仓”,打造“中国工匠”为主题,山东省粮食职业教育集团2017年年会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召开。“十九大”、“一带一路”、“中国工匠”、“大粮食”、“大产业”成为与会人员口中的热词。会议深入研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课题,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深入研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
“抱团”发展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
“产业要发展,关键靠人才。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就是一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会上,山东省粮食局王传民副局长在致辞中提到。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目标引领下,基本形成了融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职工培训、技能鉴定、项目研发、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
“2017年,我们公司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开展‘粮工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是我们校企合作登上的又一新台阶。”校企合作先进单位获得单位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民松对记者说。从最初的以招工、就业为目的,到成立集团化办学后的“冠名班”、“订单班”“企业讲堂”,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立合作体系,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他们在合作深度上,积极落实“课程共建”行动,企业积极参与专业设置、课程设定,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提前让企业文化进课堂;在合作广度上,邀请院校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先后接待中青年教师60多人次,大幅度提高了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年会,共举办了四项签约仪式,烟台市粮食局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签署政校战略合作协议;新浪动漫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进行校企签约,成立“新浪动漫影视学院”;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签订服务“一带一路”校校战略合作协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培育“中国工匠”深化产教融合
会议期间,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16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2班王婕妤现场展示了她的西点工艺。一勾一描,远山、松亭、一叶扁舟,一幅构图优美、意境悠远的山水画手绘到她眼前的翻糖蛋糕上,引得与会人员连连称赞。2017年5月,王婕妤的翻糖蛋糕作品《守候》在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创意西点大赛斩获佳绩,取得了银奖的好成绩。“我希望,我能不断努力,把专业学扎实,成为一名‘大国工匠’。”王婕妤充满信心地说。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十九大报告中,“工匠精神”被反复提及。多年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学和实践中。注重对学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工匠精神的培养。以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培育了一批批新时代新工匠。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能力
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能力,整合资源,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渗透融合,该校在专业实践环节融入创业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把实验、实习、实训作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实践基地,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搭建“社团活动、大学生创业中心、暑期创业实践、SYB创业培训”等学生模拟创业平台,检验学生的双创能力。通过“校中厂”、“厂中校”、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办学形式,校企联动、学岗联通,建立了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构建课岗证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实施双课堂融合培养,形成了粮食行业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近三年,该校食品工程系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与中粮集团、中储粮、鲁花集团、益海嘉里等企业共同设立“校中厂”、“厂中校”10个,开设订单班21个,共培养学生429人。
随着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对粮食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在基层一线的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粮食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颜波表示,对于粮食职业教育也是一样,要以更加开放的观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五个对接”的指导理念,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粮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岗位链、教学链的深度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