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第45个世界粮食日期间,为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普及科学膳食与粮食储存知识,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水平,10月16日上午,粮油食品学院教师党支部赴蓬莱区杏花苑社区,组织开展 “红粮麦田进社区 营养科普润民心” 主题实践活动,向社区居民传递专业的健康知识与粮油领域实用技能。
本次活动由学院教师党支部统筹策划,针对当前居民在健康饮食与粮食管理方面的实际需求,设置营养科普讲解、人体成分分析、降糖馒头推广、家庭储粮知识普及四大核心环节,旨在将粮油食品专业知识与健康理念转化为居民可应用的生活技能。

在营养科普环节,任秀娟教授结合居民日常饮食特征,以用通俗易懂的表述详细解读各类食物的营养构成、合理搭配比例及不同人群的膳食适配方案,从 “饮食选择”“食用方式”“摄入量控制” 三个维度,为居民构建科学的膳食体系。社区居民王阿姨表示:“此前对健康饮食的认知较为片面,通过本次讲解,明确了蔬菜、谷物与蛋白质合理搭配的重要性,将依据所学调整日常饮食结构。”

人体成分分析检测环节,志愿者现场操作专业设备,为参与居民逐一进行检测,从体脂率、肌肉量、基础代谢率等指标入手,精准评估居民身体成分状况。针对每份检测报告,任秀娟教授逐一解读,指出居民当前身体状况中存在的潜在健康风险,并结合膳食知识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建议,帮助居民建立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科学认知。居民李叔叔在完成检测后称:“检测结果显示体脂率偏高,教授建议增加全谷物摄入、减少高油高糖食物,并推荐了适配的运动方式,相关建议具有较强的实操性。”

粮食知识普及环节,于海洋教授围绕居民关注的 “健康饮食” 与 “科学储粮” 两大核心需求开展讲解。首先,于海洋教授介绍降糖馒头的研发原理、营养特点及适用人群,并向有需求的居民发放降糖馒头样品,让居民直观了解健康粮油产品的优势。随后,结合秋季粮食储存的环境特点,于教授详细讲解大米、面粉、杂粮等常见粮食的家庭储存技术,涵盖温度控制、湿度调节、防虫防潮等现代储粮知识,并现场演示简易储粮工具的使用方法,有效解决居民在家庭储粮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社区居民张奶奶反馈:“以往家庭储粮常出现生虫问题,通过学习本次讲解的方法,将有效减少粮食浪费情况。”

此次主题实践活动不仅帮助杏花苑社区居民掌握了实用的营养健康与粮食管理知识,还进一步拉近了高校与社区的联系,也是粮油食品学院教师党支部擦亮“红粮麦田”品牌的又一重要举措。下一步,教师党支部将持续深化“红粮麦田”品牌建设,发挥专业优势,建立粮食文化与健康知识进社区、进乡村的常态化机制,让专业知识惠及更多群众,为保障居民 “舌尖上的健康” 与 “粮袋子的安全” 贡献高校力量。(通讯员、撰稿:于萍 审核:赵海成 梁倩 值班审核:于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