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入贯彻产教融合战略,精准把握粮油食品产业智能化升级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导向,10月9日—10月12日,粮油食品学院2名教师先后赴山东金胜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山东玉皇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兴泉油脂有限公司开展专项调研,为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申报与建设、食品安全专业群申报与建设搜集一手资料、凝聚发展共识。
在金胜粮油食品智慧加工厂区,调研团队见证了“七星初榨工艺”与智能化生产的深度融合。从智能烘烤流水线到中控室的实时数据监控系统,从磁选色选自动化设备到全流程质量追溯平台,展现了这家全国花生油加工前三强企业的技术实力。企业生产总监指出,智能化升级使生产线对 “懂工艺、通设备、善数据分析” 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仅智能设备运维、生产数据优化等岗位年缺口就达数十人。
作为拥有 75 年历史的 “中华老字号”,玉皇粮油食品的智能化转型之路颇具启示。调研团队参观其投资 3000 余万元建成的技术研发中心与智能产业园,了解到企业通过融合古法工艺与智能技术,开发出120余种 “高精特新” 产品。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企业亟须既熟悉油脂加工特性,又能操作物联网温控、AI 质检系统的技术人才。
在兴泉油脂,德国 GEA 精炼生产线与美国安捷伦检测设备的高效联动令人瞩目。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设备智能化升级,不仅实现了维生素 E 等营养成分的高效保留,更在污染物控制上取得突破,但智能系统运维与工艺参数优化人才的短缺制约了产能释放。

座谈会上,调研团队围绕关于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素养需求、毕业生需求现状、企业岗位设置情况、企业近三年的用人情况、企业未来三年的用人计划、企业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等问题与三家企业进行了深度交流,三家企业明确表达了校企合作的意愿,期待与我校在人才定向培养、实习基地建设、课程内容共建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共同培育符合行业智能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食品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此次调研不仅为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的建设提供了依据支撑,更搭建起校企协同育人的桥梁。接下来,粮油食品学院将结合企业反馈,优化课程体系,增设智能设备运维、数据分析等核心模块,同时推进实习基地落地,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粮油食品行业智能化升级,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实用型技术人才。(通讯员:唐若琪 撰稿:杜延兵 审核:黄丛聪 梁倩 值班审核:于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