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化职业教育领域校际合作,共探会计专业建设与技能大赛备赛新路径,近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相关领导与教师代表一行到会计金融学院,围绕会计技能大赛创新与大数据会计专业发展展开专题调研交流。学院院长付晓、各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热情接待,双方在学院会议室举行座谈。

座谈会上,付晓首先对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从学院专业布局、师资建设、技能竞赛成果等方面介绍了会计金融学院的发展概况。她重点提及,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为核心,将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在会计技能省级、国家级赛事中多次斩获佳绩,积累了丰富的备赛经验与教学改革成果,为此次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双方围绕会计技能大赛新旧赛制变化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计专业带头人结合最新赛事规程,详细解读了赛制调整的重点方向:从传统账务处理向 “业财融合 + 数字化应用” 转型的趋势,并强调比赛案例的 “先进性” 与 “难易度” 已成为赛事评分的关键维度。针对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关注的案例设计问题,双方共同梳理了当前符合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热点领域,一致认为海洋经济(如港口物流企业财务核算)、乡村振兴(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税服务)、绿色低碳(如新能源企业碳会计实务)、特色非遗(如非遗文化企业成本管控)、无人机科技(如科技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等场景,应作为备赛案例开发的核心方向,既能凸显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衔接性,也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特色优势,双方进一步就 “如何依托地方特色指导师生备赛” 展开交流。付晓分享了 “特色案例本地化改编”的实践经验,建议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可结合当地儒家文化产业、非遗手造产业等资源,开发具有地域辨识度的会计实操案例,如非遗工坊的成本核算、文化旅游企业的财务分析等,既降低学生备赛的陌生感,也能通过赛事展现地方产业特色。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代表表示,这一建议为学校突破备赛瓶颈提供了新思路,将在后续备赛工作中重点推进特色案例的开发与应用。
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建设环节,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等问题交换意见。付晓介绍,会计金融学院已建成大数据财税金融生产实践基地,将 Python 财务数据分析、智能财税系统操作等课程纳入核心课程体系,并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实践项目,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字化技能。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代表就 “大数据技术与传统会计课程的融合路径”“实训平台建设的成本控制” 等问题与会计金融学院深入探讨,双方还约定后续将共享课程资源与备赛案例,推动校际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此次调研交流,不仅搭建了两校会计专业交流互鉴的平台,更在技能大赛备赛策略与专业建设方向上达成诸多共识。未来,会计金融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沟通协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会计专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通讯员:逄英超 撰稿:丁鸿 审核:丁国强 梁倩 值班审核: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