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秋风习习,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会计金融学院的师生们活跃在企业财务一线,由学院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资深财务人员组成的“双导师”带领五十多名会计专业学生深入合作企业,开展为期五个周的沉浸式企业真实账务处理工作,将课堂所学直接应用于实战,在现代学徒制的框架下,让学生体验了一堂生动的“职场必修课”。
课堂对接职场,“真账真做”练就硬本领
在校企合作公司里,师生团队正有条不紊地认真处理着当月的各类票据、凭证。指导教师穿梭于学生工位之间,随时解答疑难,与此同时,企业导师则从实际业务流程出发,强调关键点:“这份成本核算表的数据口径一定要和业务部门确认一致,这是后续分析的基础。”学生们不再是模拟演练,而是直接面对真实客户、真实票据、真实账套和紧迫的报税期限。“刚开始的时候感觉什么也不确定,好像什么也不会了,紧张得很”,学生坦言“生怕做错一分钱,给企业造成损失,但跟着老师和企业师傅一点点学,完成部分账务工作后,心里的那种成就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深度以及对自己的信心,是在教室中的模拟实训完全无法比拟的”。

双导师共育,现代学徒制扎根实践
此次实践项目,是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当地的合作企业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举措。校方精心选拔骨干教师全程跟踪指导,确保教学标准落地;企业则派出经验丰富的业务精英担任“师傅”,提供真实岗位任务和全流程业务指导。这种“教师+师傅”、“教室+工位”的深度协同,有效解决了传统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操脱节的痛点。通过让学生沉浸式参与企业真实运营环节,其技能锤炼和职业素养养成的效果是爆发性的,真正实现了现代学徒制的精髓“做中学,学中做”。

校企深度融合,共筑应用型人才高地
合作公司对项目成效高度认可:“这种沉浸式的实训项目,学生们上手快,有效缓解了我们阶段性用人压力,更让企业提前锁定了优质的有潜力的苗子。这种深度融合的模式,企业是直接受益者。”此次实践项目,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实行动。学院将根据此次实践结果持续拓展此类合作,将企业最新标准、真实项目引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打通从“学业”到“就业”的通道,为地方产业输送更多“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此次实践项目,不仅锤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更是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校企合作企业在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道路上的一次实地演练,为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提供了生动的商务案例。(通讯员:丁国强 撰稿:杨平娥 审核:邹婷 成雪 值班审核:于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