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厚植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实践服务能力,信息工程学院红蓝青年志愿者服务队2025年暑期组织学生赴济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以探寻齐鲁文脉为主题,在历史浸润中传承红色基因,以专业所长赋能乡村发展,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济宁嘉祥曾庙景区,苍劲的古柏与林立的碑刻间,学子们驻足凝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箴言,在讲解员的细致解读中,深入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触摸齐鲁大地绵延千年的文脉根脉。


红色教育基地里,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的泛黄照片、羊山革命烈士陵园的沧桑文物,共同勾勒出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学子们聆听革命故事,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并默哀致敬,将红色记忆深植心底,化为赓续革命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精神动力。

在济宁金乡,学子们立足专业优势开展科技助农实践。在羊山博物馆,他们实地考察景区运营需求,结合信息工程专业知识构思智慧管理系统,设计数字化宣传方案,为景区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针对当地村民与景区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现场开设数字设备操作与网络知识培训班,手把手传授基础网络维护技能,助力提升乡村信息化应用水平。此外,学子们还化身志愿者,在景区内引导游客、协助登记,以热情服务展现青年风采。
“这次实践让我真正理解了乡村振兴的内涵”,参与活动的学生周泽群表示。通过与乡亲们的深入交流,信工学子将书本中的“家国情怀”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自觉,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锤炼本领,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绽放光彩。(通讯员、撰稿:田晓景 审核:巩斌 梁倩 值班审核:孙芹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