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日,智能制造学院院长魏彦波、副院长周兴蒽及各专业带头人一行赴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布局、罐装产线研发、数字资源建设及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推进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旨在深化校企合作,赋能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团队重点考察了莱茵科斯特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中心,深入探讨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优化布局。依托山东省粮食深加工智能装备应用公共实训基地及智慧粮仓机器人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工程中心,在粮食机械装备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升级实训设备,融合虚拟仿真、机器人等前沿技术,为人才培养提供更贴近产业实际的场景支撑。
莱茵科斯特分享了其在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智能物流分拣及数字化孪生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学院团队结合粮食深加工智能装备的研发经验,提出将传感技术、协作机器人等应用于罐装产线优化,提升生产效率和柔性化水平,此次合作有望进一步拓展智能装备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边界。
数字资源建设是双方合作的另一核心议题。莱茵科斯特分享了依托西门子NX、Tecnomatix等数字化技术,构建的覆盖设计、仿真、测试的全链条虚拟实训系统。双方深入探讨联合开发智能制造领域课程资源库,将企业真实生产数据融入教学场景,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迭代,助力学生技能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作为教育部SGAVE项目试点院校,学院与莱茵科斯特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基于德国“双元制”学习领域,结合国内智能制造产业需求,开发核心课程,融入西门子、ABB等企业技术标准与真实项目案例,企业为SGAVE班级学生提供“企业导师+真实项目+就业优先推荐”的专项支持。
座谈会上,莱茵科斯特项目总监王伟强调,公司将以“技术+人才”双向赋能的模式,致力于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闭环链条。魏彦波表示,此次调研是学院落实“新粮人”培养战略的关键举措,未来将依托全国粮食行业职教集团联盟等平台,深化校企“人才共育、技术共研、成果共享”机制,助力山东省高端装备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协同发展。

此次调研标志着智能制造学院与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迈入新阶段。双方以产教融合为纽带,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共同探索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路径,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讯员:王杜珈 撰稿:林喜娜 审核:魏彦波 梁倩 值班审核: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