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战讯 本学期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为有序开展教学提出新挑战。在校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建筑工程学院在探索中不断总结,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学不减效”。
学练结合,实现线上理实一体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工程量清单编制与应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且与工程实际结合较为紧密,需要锻炼学生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团队积极钻研在线教学的技术与方法,依托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与工作任务,注重学生实操练习的质量,全过程加强考勤,做好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价。尤其是部分实操难度大的环节,任课教师将操作过程实时屏幕录制,及时共享,确保线上教学不漏一人。
直播互动,全力保证教学质量
陈楠老师本学期主要讲授《建筑施工组织》,考虑课程特点及知识结构,采用“直播互动”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及时获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中发布工作任务单,教师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在家上课的同学,陈楠老师采用“一对一”指导的方式,与同学们多沟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最大程度上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紧抓课堂,停课不停学不减效
耿玉丽老师的《建筑构造与BIM建筑建模》为理实一体化课程,需要在掌握建筑构造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准确建模,知识点琐碎,课程难度较大。依托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学生边学边答疑,教师通过课前下发任务,同学们完成作业,利用课堂提问互动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防止学生挂机,耿玉丽老师在QQ群直播讲解,通过拍照考勤,不定时点名提问,截图上传课堂成果等形式,确保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进而检测听课效果。针对课中、课后遇到问题的学生,一对一分享电脑屏幕,展示操作技巧,直观高效。
融合生活,课程思政彰显成效
建筑工程学院一直非常重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各专业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有效融入思政元素。陈安林老师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讲授过程中有效融入疫情防控、运动与健康、优秀传统文化、幸福观等思政元素,把当下热点话题和思政教育元素恰到好处地渗入教学内容中。陈安林老师将教学知识点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深层次地意识到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加强监督,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线上教学开展以来,建筑工程学院即成立线上教学听评小组,带领各专业教师互听互评课堂,强化线上教学监控,并收集学生意见反馈及时诊改,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教学秩序稳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线上线下的教学切换成为常态。建筑装饰专业教师魏庆森说:“目前专业教师的课程都建有课程平台,老师们对于‘课程平台资源+直播授课+课后辅导’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熟练应用,使得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切换更自如,老师们都适应了。”接下来,建筑工程学院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资源,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和课程思政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继续探索实施“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教法,服务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讯员:王晓萌 撰稿:黄凤丽 审核:赵海成 梁倩 值班审核: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