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拟认定名单,共有32所高校,我校成功当选。
近年来,我校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主线,构建了“课程教学+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的“六位一体”传统文化育人体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成功范式。
学校开设了《经典诵读》《应用文写作》《书法》《武术》《粮食经济与文化》《中国茶文化》《鲁绣讲堂》等传统文化类课程;建有国学社、吟诵社、鲁绣社、剪纸社、汉服社、绘画社、书法社、武术社、舞狮社等20余个传统文化类社团;搭建了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育人平台”,粮食文化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行业文化浸润平台”,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朱曼华剪纸传承基地、孔子学堂、烟台作家书库和烟台书画家基地“非遗文化传承平台”,学校美术馆和艺术馆“美育育人平台”等传统文化育人“四平台”工作坊;成立了胶东花饽饽产业研究院,建立校内外“双师”传统文化科学研究团队,立项横纵向传统文化类教科研课题20余项;与高新区海天社区“双报到”共驻共建社区实践创新项目“悦家庭修齐讲堂”,组织教师到烟台高新区中小学、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进行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选派体育教师为烟台市艺文小学传授国球技艺,辐射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学校;每年举办一届传统文化节、体育文化节和大学生读书文化节,开展经典诵读、诗词大会、健身气功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育人活动,开设鲁绣、剪纸、年画、胶东花饽饽等非遗作品展览,组织师生参加市级以上的各类传统文化类大赛,邀请烟台莱山文化馆、非遗文化传承人、技艺技能大师等走进校园传承技艺,承办高校经典诵读与语言文字工作学术论坛,先后与鲁东大学、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等10多所高校交流学习经验做法,全面展示交流传统文化成果。
我校先后获得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教育部“能者为师”社区实践创新教育项目“悦家庭修齐讲堂”等荣誉。烟台广播电视台《筑梦职教》栏目,对学校传统文化进行了专题报道。
我校将以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校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本着“厚基础,强素质,促发展”的传统文化育人理念,不断丰富“六位一体”的传统文化育人成果,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实现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讯员:张瑜 撰稿:卢胜志 审核:王九福 梁倩 值班审核: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