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0月30日,学校副校长陶传蔚访问了济南百花洲后宰门非遗文创产业聚集区,与百花洲负责人、省精品旅游促进会非遗文创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巩茜、山东华仁教育总经理张俊建就非遗文化的传承、产业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参观了百花洲后宰门街的创意产品。
巩茜介绍了非遗文化的分类以及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现状。“百花洲”是在文旅创意与“非遗”资源相结合的基础上,对“非遗”进行创意性保护和产业创新的方式,目前已经打开了国内市场,并做好了国际市场海外板块的发展规划。同时,当前我省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急需大量具有文化审美、专注专业、专业极致与工匠精神等品质于一体的优秀非遗人才和传承人。
陶传蔚对非遗文创产业专业委员会和百花洲对山东省文旅行业所做的贡献做了高度评价,并对我校非遗传承方面的工作和校企合作进行介绍。“非遗”是地方最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我校对非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和大量的经验,曾举办过“非遗文化进校园”“跟非遗大师现场学手艺”“剪纸大师朱曼华来校传授非遗剪纸技艺”等大型非遗文创活动,并与朱曼华大师在校内共建“剪纸传承基地”“张京艳鲁绣传承基地”,成立了“烟台本地作家文库”,并拟建“莱山区作协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创作基地”和“金融作家创作基地”等文创基地。我校还将非遗文化引入课堂,将山东快板、评书、戏剧脸谱、剪纸、年画等非遗文化形式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非遗文化意识,提升文化自信。
我校将在厘清非遗文创行业脉络和非遗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继续以文创产业为引领,以产教融合为驱动,以文创设计为载体,挖掘非遗文化元素,促进价值转化,实现专业多元突破和增值赋能,构筑起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的协同发展体系,以专业发展和校企合作助推地方非遗文创产业发展,为我省文旅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通讯员:闫伟嘉 撰稿:张爱惠 审核:李刚 梁倩 值班审核:成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