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我校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的通知精神,实现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确保思政第一课全新讲、全共享、全覆盖。
“双线”融合确保思政第一课全新讲。一是线上集体备课。全体专职思政教师认真研究教育部、教育厅关于开展“共抗疫情 爱国力行”的主题活动的通知,学习钻研教育部组织的“思政大课”和其他院校的优质思政课,从中学习经验。集中研讨思政返校第一课之“爱国力行 共抗疫情”专题化教学方案,开展“抗疫思政小课堂、抗疫思政大讨论、我的抗疫故事”等系列教学活动。二是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两条途径,积极与各系部辅导员、班主任沟通交流,了解商务学子在抗击“疫”情中的实际行动,及时将其转化为深刻而鲜活的教材,讲好抗击疫情涌现的故事,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与抗“疫”实战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思政第一课全新讲。
“双线”融合确保思政第一课全覆盖。一是线下开展教学。统计全校返校学生总数,按照每班30人,实行错峰、错时上课,合理分班分级,实施小班化线下教学。线下教学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采用谈话式的方法,从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实际行动切入,结合奔赴在抗疫一线人员的故事,使学生明白爱国主义是这场抗“疫”胜利的精神支撑,引导学生要爱国、报国!二是录制线上思政微课。针对部分学生居家学习的情况,学校专门安排老师为他们录制思政微课。思政微课根据线下教学情况,紧密结合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实际行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以“疫”情期间体现的道理用视频、案例的形式展现,引导学生带着“青年人在''疫''情期间是不是担负起了青春的责任”这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撰写心得体会。
“双线”融合确保思政第一课全共享。一是专门建立思政第一课资源库。线上积极搜集、整合各类关于抗击“疫情”的素材,将学生的抗疫行动写成具体的教学案例,以及学生为抗击疫情制作的图画、视频等资源,充实到思政第一课资源库中,实现教学资源全共享。二是将思政第一课的微课视频上传到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动思政第一课全共享。三是成立线上思政课教学服务队,定期更新维护相关教学资源,为实现全员共享提供保障。(通讯员:杨宁 撰稿:孟彩虹、陈虹宇 审核:姜强 值班审核:周书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