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史序言
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23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
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它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中产生了许多有巨大影响的“第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中显现的开天辟地的伟大创造性。
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公开出版的政治机关报
党的二大结束后不久,中共中央于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办了《向导》周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公开出版的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的首任主编是蔡和森,1925年蔡和森赴莫斯科后,由彭述之接任主编,最后八期的主编则是瞿秋白。大革命失败后,《向导》周报于1927年7月18日停刊,共计发行了201期。《 向导》周报在当时的发行量非常可观,初期发行量约3000份,到1926年4月时已增长到2.9万份。《向导》周报旗帜鲜明地宣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5年党的四大通过的《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对《向导》周报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在全国已取得“ 舆论的指导地位”,这份文件还要求《向导》周报今后在宣传党的政策时“解释当力求详细,文字当力求浅显”。《向导》周报刊登了不少宣传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文章,其中不乏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样的名作。
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史
1925年10月蔡和森赴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25年底至1926年初,他受邀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共旅莫支部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发展”的报告,后来由向警予等根据其笔记加以整理.后在党内流行,这是中共的第一部党史。 按蔡和森本人的总结,这部党史“说明了党产生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及党的历史使命和党初期的工作”,“说明党的政治状况、劳动运动的发展及党内部的政治生活状况及一般的政治状况”,“ 说明党如何由小团体而形成大的政党”。这部党史开篇指出:“ 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我们绝对不会把一个政党的产生当作是脑筋中幻想出来的或是几个学者塑造出来的。-个政党的发生,必有其阶级的、政治的、经济的背景的。”由此可见,蔡和森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党史研究的,蔡和森不是就党史说党史,而是将其放置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框架中予以观察分析,体现了他的理论追求与广阔视野。
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
党的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 但党的第一个章程是在1922年召开的二大通过的。二大通过的党章共有六个部分,分别为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附则。二大党章将纪律单列一章,下有九款条文,占整个党章29款条文的三分之一多,可见党在成立初期即很重视以纪律约束党员行为。二大党章规定“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又开列了八种开除党员的情形,包括“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无故联续二次不到会”“无故联续四个星期不为本党服务”“泄露本党秘 密”等。
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旗
中共党旗长期没有统一样式。今天我们参观位于武汉的中共五大会址时,可以看到会堂正中悬挂着马克思、列宁、孙中山的画像,画像右方悬挂中共党旗,这面党旗以红色为底色,正中以黄色写着C.C.P三个字母,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194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共党旗式样,长宽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会议还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作一批标准的党旗分发给各主要机关悬挂,这是中共第一批制式党旗。1945年在延安杨家岭召开了七大,会场上悬挂的党旗左角.上是锤头镰刀,与今天我们见到的党旗基本相同。党旗是党的象征和标志,十六大党章增加了对党徽党旗的规定,并单列为一章,这- -做法沿用至今,十八大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校
1922年9月,中共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了胜利,这是党第-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在1922年9月至1925年8月这三年时间中,安源这个位于赣西萍乡的煤矿小镇一跃成为“中国的小莫斯科”。安源党校是中共第一个党校,它于1924年12月开学。开办初期由安源的党组织与团组织各派30人进入党校学习,刘少奇、汪泽楷等曾在党校授课,学习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原理、俄国共产党史、国际青年运动等,党的四大后又重点学习了四大通过的各项决议。安源党校的优秀毕业生还曾被派去苏联继续深造。安源党校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对日后党校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