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技能,播种希望
林芸,自200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即进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工作,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专业教学。该同志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人师表。
立德树人,秉持仁爱之心
教育因爱而选择,选择就该有担当。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应以认真严谨务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参加工作以来的12年里,该同志始终以行动践行着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以身作则、以德立身、为人师表。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早产,体弱多病,即使孩子生病住院晚上陪护,一大早她也会坐头班车赶往学校去上课,这些年没有因为自己的事影响到教学。
为了支持该同志的工作,其父母公婆交替帮忙带孩子,公婆都七十多岁了身体也不好,父亲前年肺癌手术,老人出院没几天该同志就回来工作了。老人的帮助和支持就是想让她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到工作中,她也是这样去做的。该同志坚信言传身教的教育效果更优于说教和督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事业和家庭不是选择题。在成长这条路上,她更希望能够和孩子们一起拼搏进步。
该同志先后担任过3个班级的班主任。她用她的热忱,努力促进学生的快乐成长、班级的和谐发展,推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她带的13机电1班江振华同学有一次周末外出不慎被狗咬,学生本人也没有对伤口做处理,当她知道后,立即从家赶到学校,开车带他到医院对伤口进行了及时处理,并打了狂犬病疫苗,避免了隐患。
13机电2班学生姚令奇在上体育课时意外受伤,造成左腿的胫骨和腓骨骨折。得知此事后,她立即跟随救护车到达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及时做了手术,在他住院康复期间,她每天往返医院给他送饭,希望他早日康复。医院的医生护士看到她这样关爱学生,说老师的工作做到家了。
三年大学,她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毕业前的两个月,她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用视频编辑软件,给班级做了毕业纪念视频,视频纪录了每位同学的毕业祝福,记录了她对他们的祝福和毕业寄语。收录了大学期间那些难忘精彩的瞬间,并以学生毕业照为封面定制了U盘送给他们做永久的纪念。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她用宽广的胸怀去尊重、包容、欣赏、引导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
教书育人,弘扬工匠精神
该同志作为机电维修工作室负责人,以机电工程研究所为技术平台,以校企合作项目、机电创新设计大赛和专业技能大赛为载体,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和创新服务,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研究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创新类比赛,获得山东省齐鲁机器人大赛一等奖1项,山东省机电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
有人问她指导学生技能大赛累不累,她说累,但她很快乐。在她们商务学院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信奉“因为喜欢,所以选择,因为选择,所以坚持”。
她们都喜欢备赛过程中拼搏努力的状态,喜欢一次又一次提高突破的瞬间,喜欢证明自己的过程,更喜欢品味获奖后的喜悦。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赛项中,我校代表的山东二队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她作为指导老师也被组委会评为优秀教师。这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这个项目组别,历史上山东省最好成绩,也是我校第二次取得该项目的国赛一等奖。
国赛是真正考量学生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战场,你有任何弱项都会在赛场上暴露无疑。在最后备战阶段,她住在学校,很少回家,没有休息天和节假日,学生备赛她指导,学生休息她出题,为了节省时间,吃饭靠外卖,她和她的团队每天都很晚才睡觉,一个多月下来,她瘦了10斤。通过大赛,整个师生团队所形成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追求技艺精湛、产品精致的优良品质,构筑了工匠精神之魂。
信息时代下,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要有。
在教学过程中,她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知识,认真做好备课,努力做到扎实的教学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堂教学,她扎根在工作室,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与教学内容融合,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探索以赛促学,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有。
近三年,该同志参加教学比赛,获得全国技能大赛——第三届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大赛二等奖第一名、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组一等奖、山东省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山东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院级说课比赛一等奖、院级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势必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新的时代发展衍生了更多的新兴职业,同时也导致许多传统岗位萎缩甚至消亡。我们的高职教育也不能只专注于单一岗位的技能习得,更多应该关注到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岗位的关键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与时俱进。为了给学生打造可持续发展空间,她努力提升自身学识能力,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并积极的在自己所讲授的专业核心课程上推行课改,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正式出版工学结合配套教材2本,参与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1项。
知行合一,筑梦中国智造
依托机电工程研究所,该同志参与了多项企业科研和技术改造项目,也参与了部分中职院校的对口支援。主持PLC工业全数字自动化教学设备的研制,现已经量产使用;参与食品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制,受到企业好评;主持对烟台机械工业学校的2台数控铣床、2台数控车床的机床改造任务,已经顺利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参与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主持院级科研和教研基金项目各一项。主持实用新型专利3项。独立作者发表北大核心论文1篇,国家级期刊2篇。
该同志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带头人,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在本省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多次担任过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员;担任过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长、世界技能大赛烟台赛区选拔赛的裁判,临沂市中职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裁判。
2019年1月面向山东省部分中小企业开设了为期5天的西门子博图PLC技术培训,受到企业技术人员的好评。2017年为山东省中职教师进行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的培训,为期10天的培训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来自烟台机械工业学校的郭金先老师说,几年前他为了学数控机床维修在北京发那科公司花了一万多元,培训了一个多周,没学到什么,这次短短的几天培训把他之前困惑了好久的问题都解决了。来自阳信职业中专的尹东老师说,林老师的讲课毫不保留,和之前参加过的其他培训不一样。其实,为人师者,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为什么要有所保留,尤其是教会了老师们,会由他们带动更多的学生也掌握这项技能,作为老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用知识服务学生。在智能制造蓬勃发展的今天,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将在机器代人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制造业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培养大国工匠,是我们职教人的责任。
在2017年底举行的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教师组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项目中,该同志培训的3名教师通过市赛选拔被推荐参加省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该同志将继续立足本职,奋力进取,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为目标,做好学生“引路人”。